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中心>金融期货

利空压制期债疲态难改

作者:李明玉  2017/11/12   来源:期货日报

进入11月中旬,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有所收紧,贸易数据利好,CPI数据利空,期债市场仍无明显方向。不过,国内通胀预期升温,后续期债将进入弱势振荡格局。
  

年内通胀整体可控
  10月国内CPI同比涨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再创年内新高。其中,食品跌幅收窄和能源价格的上涨是拉动10CPI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后续CPI仍有一定的抬升压力。其一,国内外经济稳中向好,非食品价格将逐步上升。其二,原油价格有望继续攀升,会对CPI形成一定程度正向拉动。PPI10月煤炭、钢铁价格振荡调整因素结束连续5个月环比上涨趋势,但同比依然保持年内高位。11月以来,有色、化工、煤炭、铁矿石期货价格结束10月振荡调整格局,上行趋势明显。近期地缘政治局势升温,支撑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对PPI形成有力支撑。
  PPI同比持续走强,一方面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经济仍保持着较好的韧劲。整体看,面对CPI同比的逐步回升,市场的通胀预期可能会逐步提升,导致货币政策易紧难松。一旦通胀预期升温,短期也难回落,对于债市整体偏利空。
  

资金面大概率重回紧平衡局面
  上一周央行公开市场进行了4600亿元逆回购操作,加上到期的6900亿元,总计净回笼2300亿元。由于月初资金面扰动因素较少,国内流动性仍延续宽松局面。此外,从月初资金利率水平的持续回落可以看出,月初市场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对于月初大规模到期的资金有能力吸收,这也符合央行“削峰填谷”的操作思路。如果按照管理层金融市场严监管、去杠杆的总基调以及央行维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提法来看,月初的这种流动性宽松局面是非正常的。后续仍有较大量资金到期以及缴准、缴税等扰动因素,资金面边际收紧在所难免。整体看,央行稳健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基调决定了未来资金面维持紧平衡仍是大概率事件。
  上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近期工作要点,强调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提高统筹防范风险能力。结合此前央行行长的讲话,金融稳定委员会的成立与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未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题已经确立,本次会议的召开预示着具体政策即将出台,也将对债券市场产生冲击。此外,上周五有媒体报道称“金稳会”揭开面纱,强监管是当前主要任务。预计近期监管部门将结合前期金融机构自查自纠结果,再出台一些监管政策,提升监管效力。整体看,短期监管政策落地的预期再起,对债市偏利空。
  总体来看,基本面数据亦喜亦忧,债市仍缺乏方向。但是临近月中缴税、缴准,使得资金面大概率进一步收敛。基于上述判断,笔者认为,后续期债将延续弱势宽幅振荡。  

 

【 关闭窗口 】 【 打印】 【 收藏此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