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最鲜资讯

能化板块多数上涨,红枣5个合约跌停,橙色预警,1000家企业改造!

2022年首个交易日,国内商品期货表现分化。截至昨日下午收盘,动力煤主力合约涨超6%,焦煤、LPG主力合约涨超5%,焦炭主力合约涨超4%,甲醇主力合约涨超3%,红枣主力合约下跌10.02%。

 

能化品多数上涨


昨日,国内商品期市能化板块多数上涨,LPG期货主力2202合约收盘报4875元/吨,涨逾5%;甲醇期货主力2205合约收盘报2591元/吨,涨逾3%;乙二醇期货主力2205合约收盘报5051元/吨,涨逾2%。


上周华东和华南液化气港口库存环比下降,且液化气商品量同样下降。格林大华期货化工研究员吴志桥分析称,PDH装置因亏损存检修计划,目前最低可交割品在华东民用气和山东醚后碳四价格切换,短期LPG期价振荡偏强。


当前华东和华南民用气价格分别在5538元/吨和5570元/吨左右,盘面贴水现货660元/吨左右,随着2202合约交割临近,期现价差较之前已经大幅收窄。


吴志桥说,目前,进口量不大和商品外放量下降导致供给端的压力较小,但需要警惕库存的累积。据隆众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0日,国内液化气商品量为49.7万吨(包含民用气、醚后、丙烷以及丁烷),环比减少0.95万吨。另据海关数据统计,2021年11月份我国LPG进口量202.85万吨,环比小幅增加0.6%,其中,丙烷进口量在164.88万吨,环比增加2.38%;丁烷进口量在37.97万吨,环比减少6.46%。本周到港船期实际到港量或小幅增加,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仍需关注主港库区实际到货情况。


“随着国内气温下降,部分地区的燃料需求增加,但受制于部分地区疫情仍在,实际需求可能受影响仍较大。”吴志桥表示,上周液化气终端需求整体维持弱稳,其中,烯烃深加工开工率45.58%,环比上升0.25个百分点;烷基化开工率为40.69%,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PDH开工率76.03%,环比下降1.29个百分点;MTBE开工57.38%,环比下降1.06个百分点。


 “短期内LPG供需基本面有所好转,1月沙特CP价格高于市场预期,在低估值下LPG期货盘面价格振荡偏强,建议继续关注原料端价格波动。”吴志桥说,中长期LPG淡旺季合约季节性较为明显,期价大概率跟随油价波动,中期重心下移可能性仍存,仍需关注下游化工装置投产和盈利情况。


据法新社报道,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日前表示,自今年1月1日至1月31日,印尼禁止煤炭出口,包括正在装运以及尚未装运完毕的运煤船,所有煤炭都将优先供给国内电厂。不过,吴志桥认为,印尼能源部在声明中表示,当印尼国内发电厂的煤炭全部满足后,煤炭出口将恢复正常,印尼国内大部分煤炭都是用来出口创收,因此禁令不具备长期性,具体情况仍有待观察。


从2019—2021年动力煤和甲醇两者价格相关性看,两者相关性高达0.8589,因此,动力煤价格对甲醇的影响较大。从甲醇自身基本面看,供需同增下甲醇期价表现为振荡偏强。


“目前,甲醇内地和港口现货价差有所扩大,反映港口价格波动较大,区域间套利窗口继续打开,仍需关注内地成交和订单情况。主流港口甲醇库存同比仍处于低位。”吴志桥分析称。


隆众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国内主流港口甲醇库存66.73万吨,环比增加3.96万吨,同比下降37.53万吨,降幅36%。内地甲醇企业库存43.14万吨,环比小幅下降。甲醇企业开工率升至74.03%,已经连续两周上升,后续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主要是因为天然气制装置开工负荷提升空间弹性较大,但煤制装置开工提升幅度较为有限。同时,以醋酸和甲醛为代表的传统下游开工提升较为明显,但MTO开工维持弱稳,需求端整体表现为有一定支撑。“供需同增且在成本端有利支撑下,甲醇期货盘面价格振荡偏强,建议继续关注原料端价格波动。”吴志桥说。


 “主产区甲醇企业小幅去库,主要是去年12月底需求不佳导致企业降价去库,从最新企业订单待发量和西北地区企业签单量下降明显也可以看出,但同比仍处于高位。” 吴志桥分析指出,供给端方面,煤制开工负荷升至高位,天然气和焦炉气法开工率仍有可能继续提升,且今年1月天然气工艺甲醇装置集中检修结束,供应端压力或将增大。需求端看,预期1月烯烃装置将有所恢复,但在低利润下仍具有不确定性,这也将影响港口累库幅度。另外,目前内地现货成交疲软,短期甲醇价格受成本端推动影响较大,波动将加大。


PTA方面,国海良时期货研究员章正泽表示,近期油价修复反弹,整体表现较为强势,PTA成本重心上移跟随油价上涨。元旦假期期间,受宁波北仑地区疫情影响,PTA现货流动性偏紧。供应方面,去年12月份检修的装置近期陆续重启,PTA上周开工率回升至79.9%,周度环比上升8.4%,供应有增量预期。下游聚酯需求整体有转弱迹象,产销整体表现低迷,聚酯产品现金流整体收窄。同时,1月份临近春节假期,聚酯以及下游织造季节性压力凸显,需求转弱下未来上方空间受限。“短期内PTA价格偏强,中长期供需压力下大概率振荡维持,未来价格重心主要跟随油价波动。”


MEG方面,章正泽表示,从煤油成本端来看,近期煤炭价格振荡运行,油价修复反弹支撑作用较强,MEG跟随小幅度上涨。从MEG进口量和港口库存来看,短期MEG供应难以有较大增量,但煤化工装置逐渐回归,油制中科炼化50万吨检修已完成,且长期来看投产压力不小。需求端与PTA情况较为相似,聚酯产销薄弱且春节前季节性压力下,聚酯开工率有下降预期,需要具体关注聚酯大厂联合减产的兑现情况。供应增量和需求弱势下,供需整体偏弱,涨势预计难以维持,建议中长期偏空思路对待。


红枣多合约跌停


新年首个交易日,红枣期货除2212合约外,其他5个合约均跌停。


“红枣期货昨日跌停主要是因为近期消费比较差。”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边舒扬告诉记者,红枣消费端的承载力不足。由于红枣不是必须品,且有大量陈枣可在市场流通,因此即便减产也会导致消费不买账的情况。近期是红枣传统的消费旺季,但是买卖情况不佳,消费远低于预期,降价销售成为必然。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首席田亚雄表示,红枣期货价格下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仓单压力高企,二是近期旺季不旺走货速度偏慢。截至1月4日,仓单数量为12770张,与有效预报合计超过9万吨,导致仓单压力高企。除去高企的仓单压力,传统旺季消费不旺也是近期红枣行情不断下行的原因。由于新疆产区受去年6—7月干热风影响,红枣减产明显,叠加出疆运费上涨,采购成本明显高于往年。


“贸易商普遍对于销售行情有较高的期望,然而红枣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农副产品,其消费过程较为缓慢,且由于贴近消费者,消费端备货量较其他农产品偏小,导致近期走货速度慢于预期。”田亚雄说。


展望后市,边舒扬认为,近期红枣跌幅已经比较大,后续价格可能还会继续走弱,但是还不至于跌完此前的涨幅,毕竟2021年确实是减产年,情绪释放以后或许存在价格低估的情况,后续可能存在一波反弹行情来修复价格。


田亚雄表示,虽然短期红枣消费能力快速大幅提升的可能性较低,走货速度获得质的提升的可能性同样较低,但目前的恐慌情绪也较难长期维持:一方面,贸易商反映目前现货已在低价保本销售,进一步降价亏本销售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减产已成事实,减产带来高价的同时导致贸易商采购量偏少,市场供给偏紧。此外,2021年度新果一级品存在较多收购作为仓单的情况,进一步收紧市场供给。


“若现货市场恐慌情绪过去,逐步消化红枣,本身偏紧的供给可能给行情带来回暖的机会,从而带动期货行情恢复理性。”田亚雄对记者表示。


国投安信期货高级分析师董甜甜表示,需求不足或仍将困扰短期红枣期现货走势,但价格骤降使得期货领跌现货,后续支撑行情的力量可能来自需求端改善和现货价格的支撑。


三大油脂走势分化


昨日,三大油脂表现明显分化。棕榈油强势领涨,涨幅超过2.5%;豆油次之,涨幅近1%;菜油早盘高开后,午后出现快速跳水,最终收跌近2%。


“昨日,三大油脂强弱分化,棕榈油领涨油脂,主要是短期市场对国际棕榈油供应端的忧虑仍存,因马来西亚半岛近期多个地区发生洪灾,以及劳动力短缺,整体近端库存相对低位。”招商期货研究所农产品主管王真军表示,短期南美天气炒作利多油脂氛围,菜油昨日受地方抛储消息影响冲高回落。


“棕榈油作为领涨品种,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减产和出口需求两个方面。”宝城期货高级农产品研究员毕慧告诉记者,近期马来西亚尤其是西马依旧有较强降雨。2021年12月中下旬,马来西亚已经有七个州遭遇洪水。据南部半岛棕榈油压榨商协会(SPPOMA)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2月马来西亚油棕鲜果串(FFB)单产环比下降8.60%,出油率增加0.02%,棕榈油产量减少8.50%,若按此降幅推算,2021年12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或低于150万吨。今年1月初预估降雨仍偏多,供应收紧的预期对盘面形成支撑。需求方面,船运调查机构SGS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2021年12月棕榈油产品出口量为156.4万吨,较11月份的168.1万吨下滑6.9%。从前三大棕榈油消费国情况来看,随着中国市场对棕榈油消费季节性转淡,豆棕价差偏低仍将削弱棕榈油的需求预期。未来印度对精炼棕榈油进口需求的增幅将会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同时欧盟市场的需求增量能否持续市场也需要密切关注。“在供应收紧、需求存在边际改善预期的双重影响下,预计2021年12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或环比下降,对棕榈油期价形成上行驱动。”


从豆油市场来看,毕慧认为,虽然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公布的压榨数据不及市场预期,令美豆油库存水平明显偏低,但未来生物柴油的需求前景仍在影响美豆油的需求预估。生物柴油政策的调整,从消费方面对豆油价格构成拖累,同时也意味着高价格影响了需求,需求下降进而会影响库存边际变化,这将是美豆油期价反弹的重要压制。国内豆油库存同比偏低的局面并未改变。截至2021年年末,我国港口豆油库存68.5万吨,周比降0.3万吨或0.4%,同比下降20%,较5年均值78万吨下降12.8%。低库存仍是豆油价格的重要支撑。未来关注油厂对于油粕强弱心态转变对豆油价格的压制,这也是豆油价格涨幅落后于棕榈油的重要原因。“考虑到春节前的市场备货需求仍在,同时豆油的性价比优势持续体现,豆油期价重回强势,虽然豆油期价受到豆粕的制约涨幅落后于棕榈油,但期价稳中有升的格局有望延续。”


从菜油市场来看,毕慧说,虽然昨日盘中菜油期价出现快速回落,但在期货价格跳水的同时,菜油现货价格仍然维持高位,推动菜油基差攀升至近2周来的高位。同时,从菜油基本面来看,在全球油菜籽供应紧张的背景下,不仅进口菜籽、进口菜粕、进口菜油成本均出现明显抬升,进口数量的下降也令国内供应持续紧张,高价对需求的调配有所显现。未来一段时间进口菜油价增量减格局将日益显现,国内市场对进口菜籽油的缺口将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充。一方面需要关注来自于黑河地区葵花籽油的进口,另一方面关注国内其他油脂比如豆油和棕榈油对菜籽油的替代消费。整体来看,国内菜油库存加速去化的趋势难以逆转。“在低库存逻辑支撑下,菜油基差强势继续支撑期价表现,短期菜油期价调整空间十分受限,关注12000元/吨整数关口支撑。”


王真军认为,短期油脂市场呈现振荡偏强格局。中期关注棕榈复产力度和南美天气,若后期季节性复产顺利,价格或重心下移。


华联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邓丹表示,油脂后市还要看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的恢复情况,但棕榈油的波动会大于豆油。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恢复顺利,棕榈油将带动豆油下跌,且棕榈油下跌幅度将大于豆油;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恢复不如预期,棕榈油将带动豆油上涨,且棕榈油上涨幅度大于豆油。

 

河北将对1000家企业绿色改造 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全部建成绿色


《河北省“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近日正式印发,明确河北省将筛选确定1000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实施“千企绿色改造”工程,建立“千企绿色改造”项目库,进行重点绿色化改造。全省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重点企业要全部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河北省累计压减退出炼钢产能8212.4万吨、水泥产能1194.9万吨、平板玻璃产能4999万重量箱。工业绿色制造体系更加完善,目前已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233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95家。


昨日,唐山发布微信称,唐山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的通知称,根据气象预测,自1月3日起,我市受弱气压场控制,风力小、湿度大,扩散条件差,将出现中至重度污染过程,达到橙色预警级别。为有效应对此轮污染过程,最大限度减轻污染程度,市重污染天气应对指挥部决定,自2022年1月3日12时全市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具体解除时间另行通知。


另外,关于生产调控措施方面,工业企业严格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中“橙色预警减排措施”执行。每日19时至次日7时,工业企业、物流运输企业禁止重型柴油货车(含燃气)进出厂(保障安全生产、脱硫脱硝设施正常运行的车辆和新能源车除外)。面源减排措施方面,矿山、沙石料厂、石材厂、石板厂停止生产、运输。除应急抢险和重点民生工程外,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建筑拆除、喷涂粉刷、护坡喷浆作业,渣土车停止运输。加强垃圾秸秆露天焚烧监管,严禁散煤复燃。


多地楼市成交“翘尾”!2022年,楼市有哪些新政,黑色系有哪些看点?


有人说,不少地方的房地产行业在2021年经历了艰难时刻。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个别房地产头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显现等因素影响,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房价下降的城市持续增多,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不过,2021年年底,楼市成交持续下滑的态势出现变化,多地楼市成交出现翘尾行情,房地产市场的春天要来了?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截至26日,北京二手房住宅成交了11297套,预计全月成交量在1.4万至1.5万套之间,成交量环比上涨有望上涨超过20%。不仅是北京,年底广州、上海、重庆、杭州、青岛多地楼市成交也均呈现回暖态势。


专家认为,一方面,信贷环境改善,推动购房需求释放;另一方面,业主降价促成交意愿增强,刺激成交量增加。


房地产政策是黑色建材系的风向标,2022年,房地产市场能否延续2021年年底的“良好态势”?对黑色系的影响有哪些?2022年的交易逻辑是否有变?来看看行业人士怎么说……


房地产政策重心重回稳增长


2021年前三季度在基数和强劲外需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强劲反弹,实现了9.8%的增长。但从季度增速来看持续出现放缓迹象,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三季度同比增长4.9%。最新公布的11月份经济数据显示消费明显转弱,投资仍低于预期,就业压力上升,很多机构下调了四季度中国GDP增速至3%左右。尽管从2021年全年来看GDP增速仍有望达到8%左右的高速增长,但三、四季度的经济下行惯性很可能将延续至明年,从而对2022年中国经济是否能实现5%以上增长存在较大隐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并首次以“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描述中国当前的经济现状,充分表达了决策层对稳增长的重视,经济增长已经重回工作重心。在2021年12月份央行降准、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并时隔20个月下调一年期LPR利率,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预计2022年财政及货币政策均将维持结构性宽松局面,全年GDP增速或将达到5.3%左右,全年经济走势或将前低后高。”光大期货黑色系研究总监邱跃成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经济“稳增长”,且2022年是地方政府换届后的第一年,政府扩基建、稳投资意愿将有所提升,资金对基建项目的支撑有望提振需求延伸的环比修复预期。但在今年一系列监管调控举措下,专项债监管得到一定强化,12月16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近期财政部已向各地提现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个大方向,并将持续加强督导,推动提前下达额度在明年一季度发行使用,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预计2022年新增专项债规模或有所缩小,但形成实物工作量的使用进度将会提速,2022年基建大概率将保持温和增长模式,基建增速存反弹预期。”海通期货黑色系研究员邱怡宏说。


房地产市场将迎来转折点


房地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其发展与金融政策密切相关。过去,粗放式的房地产开发模式,通过“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不断进行着“拿地—开工—预售—拿地”的快速循环。但当调控政策收紧,高杠杆企业自然要直面变化的冲击,部分企业正是由于过度扩张而陷入当前的困境。2020年下半年以来,为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除限价、限购、限售等措施外,监管部门不断加强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如“三道红线”“信贷集中度管理”,强化信贷资金用途管理,利率上升、放款缓慢、存量停贷,从开发端到消费端,资金面全方位收紧,房地产高周转、高杠杆时代结束。2021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迎来转折,土地购置、商品房销售、房屋新开工持续负增长,预计2021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房屋新开工同比分别增长5%、增长4%和下降10%左右。


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微调探底。国务院、金融监管部门反复强调“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金融机构融资管理规则进行“纠偏”,给予企业和民居合理的金融支持。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后表态“支持合理住房需求”、“促进良性循环”。


光大期货黑色系研究总监邱跃成认为,2022年房地产信贷环境存进一步改善预期,基本面指标将有望逐步企稳。不过整体来看,房住不炒依然是大的方向,政策松动的目的更多是维稳而不是刺激。2021年土地供应放缓导致2022年新开工规模延续下降态势,而新开工的缩量将一定程度上拖累市场销售规模,房地产税试点也将对市场成交带来影响。当前市场仍处竣工周期,大规模的在建工程仍将对投资提供较大支撑。另外,202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望明显加快,将为房地产投资提供一定动力,但土地购置费降速、企业资金端压力仍较大的情况下,投资增速将现放缓态势。预计2022年房地产投资同比或处于零增长附近,商品房销售及房屋新开工同比或分别下降10%和15%左右,施工和竣工表现或有望呈现3—5%的正增长。


不过,邱怡宏则认为,2022年周期走弱难改。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整体的宏观环境要求是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因此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并重申房地产定位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因此2021年在经历了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控后,2022年房地产行业或面临住房类型的切换,从土地取得方式、建设方式以及定价方式等方面来看,政府掌控权将会加大,在稳增长的定调之下,房地产总体政策环境将有所回暖。


“预计2022年房地产周期性走弱格局仍将延续,施工链条存边际走弱压力,竣工链条将在二季度结束筑顶。但考虑到融资对新开工的领先性,预计新开工面积增速在2022年二季度末现企稳迹象。在地产调控政策纠偏背景下,后期房地产边际修复的关键指标仍将在于销售的改善,需关注明年相关政策落地情况,关注销售对房地产行业资金面的缓解程度。”邱怡宏说。

 

来源:期货日报

 

【 关闭窗口 】 【 打印】 【 收藏此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