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最鲜资讯

黑色系夜盘普跌!中钢协:2021年钢铁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收盘涨跌不一。能源化工品表现疲软,甲醇跌2.95%,乙二醇跌2.34%,LPG跌1.99%,纸浆跌1.76%,PVC跌1.64%。黑色系多数下跌,动力煤跌3.3%,焦炭跌1.9%,焦煤跌1.84%,热轧卷板跌0.3%,螺纹钢跌0.22%,铁矿石涨1.07%。农产品多数下跌,淀粉跌0.53%,豆一跌0.41%,玉米跌0.3%,粳米跌0.21%,菜油跌0.2%。

生猪期货大跌3.64%,猪肉股却大涨

周一,国内生猪期货跳空低开,全天偏弱运行,主力2203合约收跌3.64%,报于13510元/吨,创3个多月以来新低。

“生猪期货价格下跌有三方面原因。”中信期货研究部农产品组负责人李兴彪告诉记者,第一,从基本面看,周末生猪现货价格大幅下跌。1月8日、9日部分区域生猪现货价格累计跌幅近1元/公斤,具体看,河南区域出栏价接近14元/公斤,并且仍有继续下滑趋势。第二,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蔓延,多地封村封路,前期压栏散户或对节后猪价预期较差的养殖户多恐慌出栏,进一步踩踏现货价格。第三,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使得生猪户外餐饮消费再次蒙上阴影,市场预期悲观。“多重因素驱动下,昨日生猪期货市场低开,期价大幅下行。”

国联期货研究所生猪研究员徐远帆分析认为,从现货角度看,年前养殖户集中出栏,1月供应逐步增加。然而,元旦后猪肉消费低迷,刚刚过去的周末两天现货价格再次快速下行。从期货角度看,近月合约大幅下跌反映了生猪出栏压力之大,盘面价格隐含了市场对后市猪价悲观的预期。

据搜猪网监测数据显示,昨日猪价继续呈全面大幅下挫态势,各省均价(元/公斤): 黑龙江省13.9、吉林省14.58、辽宁省14.5、内蒙古14.5、山东省14.6、河北省15.03、河南省14.68、山西省14.68、湖北省14.75、江苏省15.87、湖南省15.57、安徽省14.95、江西省15.45、海南省17.8、广西15.45、福建省15.53、四川省15.27、重庆市15.28、云南省14.57、贵州省15.05、甘肃省14.07、陕西省14.07、宁夏14.24、新疆12.75、北京市14.5、天津市14.7、浙江省15.53、广东省15.33。昨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4.9元/公斤,较前一日的15.33元/公斤下跌了0.43元/公斤。综合来看,全国猪价继续呈现持续下跌态势,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已从15.3元/公斤快速回落至14.9元/公斤,目前生猪市场再度由盈利转向亏损且亏损程度有所加大。

格林大华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张晓君认为,此轮猪价重回跌势的核心驱动因素是”猪瘟疫病+出栏前置供给端充裕”。由于寒潮提前来袭,去年北方猪瘟疫病10月开始抬头,时间上早于前年同期;发病区域和前年变化不大,主要是东北、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疫情严重程度从目前来看局部地区和前年不相上下,整体来看不及前年同期严重,对2205以后的远月合约影响尚无法明确,然而短期被动出栏导致供给增加。另外,叠加规模场不看好一季度行情,主动降出栏均重,导致出栏前置,50—70公斤的小体重猪上市,“供给放量+低价白条”充斥市场价格。与此同时,国内多地新冠疫情压制终端消费,近期西安、河南、天津等多地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多地暂停餐饮堂食消费,白条销售缓慢,终端消费支撑力度不及预期。

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在生猪期货、现货价格均下跌时,相关猪肉股却逆势反弹。截至收盘,猪肉板块中傲农生物、金新农、唐人神等股票涨停,新希望、正邦科技和天康生物涨幅超7%,温氏股份、天邦股份和牧原股份涨幅逾5%。

为什么在生猪期现价格下跌时,相关猪肉股会强势上涨呢?

分析人士认为,猪肉股逆势上涨主要与能繁母猪产能去化预期相关,有机构认为当前处于猪周期左侧关键布局期,存在前置资本“抢跑”现象。但猪股大涨并不代表生猪行业基本面发生扭转,预计今年猪肉供给延续此前过剩局面,最快2023年有望迎来上行周期。

展望后市,李兴彪认为,春节前乃至一季度现货价格仍将延续振荡下行。春节前,前期各类压栏养殖户仍将集中出栏施压现货价格,春节后现货依旧不乐观原因在于需求淡季,2021年冬季的低猪价刺激需求透支节后消费能力,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也不利于消费增加。当然,关注猪价再次走低后,是否会触发收储。

李兴彪认为,2022年后期猪价走势取决于一季度猪价下跌幅度能否驱动基础产能出现大幅下滑。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数据,2021年1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96万头,环比减少1.2%。尽管能繁存栏数据出现连续下滑,但绝对量仍处高位,叠加能繁存栏结构中二元替换三元带来的效率提高,总体看,基础产能仍处于过剩状态,按照目前能繁数据测算未来出栏量,2022年后期猪价依旧不容乐观。从调研数据也能一定程度说明问题,当前各类养殖主体由于对明年下半年猪价存一致性上涨预期,对于产能的去化更多采用降低或提前出栏育肥猪,而留能繁母猪避免踏空预期的上涨行情,而市场行为一致性可能再次导致行业进入低谷。

徐远帆认为,出栏量逐步增加,供应压力未减,春节前需求不佳。3月将步入消费淡季,现货价格低迷,维持看空观点。7、9、11月因存栏下降,供需格局改善,盘面或偏强运行。

沪镍、不锈钢联动上涨

昨日,沪镍和不锈钢表现强势,截至收盘,沪镍主力2202合约报收于154840元/吨,涨幅2.5%;不锈钢主力2202合约报收于17400元/吨,涨幅3.36%。

东吴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王志强分析称,近期镍价振荡走高,从持仓的波动看,基本是上涨加仓,回落减仓,目前驱动镍价上涨的逻辑在于全球纯镍库存维持低位且保持去库,现货市场依然是货源紧张趋势,现货升水持续高涨,后续可能要等到保税区镍板向国内流入,才能缓解国内供应偏紧的问题;需求方面,近期临近春节,下游节前备货意愿较高,带动硫酸镍价格走高,下游利润也有所回升。从近期的基本面看,镍利空的因素不多。

不锈钢方面,王志强分析说,近期随着原料端镍价的不断攀升,导致不锈钢成本持续上升,且目前来看,供应端不锈钢厂计划于1—2月进行减产,整体排产量预计大幅下滑,短期不锈钢价格随镍价攀升。

中信建投期货有色高级分析师王彦青表示,近期电解镍供应担忧上升,从库存来看,LME镍库存一路下滑至10万吨关口,国内六地库存也仅余1万吨,而现货市场升水正快速走高,供应偏紧是推动镍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而不锈钢价格的走高一方面受电解镍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推动,另一方面,1月钢厂检修减产增多将使得供应有缩减预期,双重因素推动下,不锈钢涨幅更为显著。

展望后市,王彦青认为,目前镍价已处绝对高位,虽然供需偏紧令镍价短期仍有支撑,但随着俄镍、淡水河谷产能恢复,印尼NPI产能的释放,远期镍供应忧虑较低,叠加美联储货币收紧带来的宏观面的压力,后续镍价回落概率较大。而不锈钢库存企稳回升,淡季需求偏淡,供应端的小幅缩减或难形成持续的向上推动力。

“后市投资者需关注现货的情况,若升水依然维持高位,短期沪镍或继续维持上攻态势。”王志强说,下游不锈钢方面,临近春节假期,下游市场部分商家1月中旬后将陆续开始放假,且下游基本没有节前备库心态,不锈钢市场成交逐渐开始清淡, 1月份不锈钢将呈现供需双弱格局,预计后市不锈钢价格将转为振荡运行。

2021年钢铁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本报讯(记者 杨美)1月1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三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在京举办。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1年,我国钢铁行业积极应对国内外需求形势变化,努力克服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应对环保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具体来看,从钢铁供需两端看,实现了供需动态平衡。2021年前11个月,钢产量9.46亿吨,同比下降2.60%;生铁产量7.96亿吨,同比下降4.20%;钢材产量12.23亿吨,同比增长1.0%。预计2021年全年钢产量为10.3亿吨,比上年减少约3500万吨。钢材库存在2021年3月上旬达到高点后逐步下降,年末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从进出口情况看,随着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的调整,2021年下半年钢材出口呈逐月量减价升、出口均价高于进口均价的态势。自8月起,钢材出口价格连续4个月高于进口价格,表明我国钢材进出口结构在持续优化。

从经营业绩看,钢铁行业通过挖潜增效,努力克服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的困难,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2021年前11个月,会员钢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3362亿元,同比增长36.25%;利润总额3517亿元,同比增长86.46%,创历史最好水平。

此外,铁素资源供给及结构也逐步优化。随着废钢使用量增加和国内铁矿生产保持稳定,我国铁素资源供给及结构逐步优化。2021年前10个月,进口铁矿石、国产铁矿石、废钢,对钢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0%、15%和22%,铁合金为3%;国产矿和废钢贡献率合计为37%,比2020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展望2022年钢铁行业形势,中钢协认为,钢铁行业市场营商环境将会持续优化,钢需求总量有望与2021年基本持平。

面对今年形势,中钢协称,钢铁行业要按照“稳生产,保供给,控成本,防风险,提质量,稳效益”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全行业实现稳定运行。其中包括协调推进改善铁矿石期货各项规则和制度;建议加强对期现货市场的监管,打击资本恶意炒作;推进优化焦煤中长期合同定价机制。

报告还提出,将按照持续巩固提升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成果,对违法违规问题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要求,扎实推进相关工作:一是对新申报纳入规范企业和已有规范企业的整改、撤销、变更等情况进行现场查验,做好行业规范管理相关工作。二是汇总钢铁行业产能置换项目公示、公告及投资建设情况,开展钢铁产能建设情况调研,提出政策建议,防范钢铁产能无序发展。三是按照钢铁工业总体发展战略,组织研讨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布局调整等行业发展相关问题。开展行业兼并重组实践案例调研、兼并重组研究和推进钢铁行业国际产能合作有关工作。

来源:期货日报

【 关闭窗口 】 【 打印】 【 收藏此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