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者教育>金融标准化宣传专栏

金融标准为民利企

来源:《中国金融》  作者:范一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标准化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普惠金融、货币金银、金融科技、网络安全等领域,积极探索“金融标准为民利企”有效路径,取得了初步成果。

金融标准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银行营业网点是重要的金融服务场所和金融产品分销渠道,是金融服务人民群众的直接窗口,也是我国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金融科技深入发展,消费者对银行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营业网点正在从传统的“业务办理场所”向智能化、社区化的“现代金融生活体验场所”转型。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不断提升银行网点服务水平,2015年,人民银行会同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组织消费者协会、标准研究机构、商业银行制定并发布《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基本要求》和《银行营业网点服务评价准则》两项国家标准,规定了银行网点在服务环境和功能、服务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提出了网点员工主动告知客户相关服务项目及价格等94项具体评价指标,既为消费者衡量银行服务质量提供了标尺,又为银行网点提升服务水平设定了达标线。

2016年,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首先在杭州开展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国家标准贯标、对标、达标和认证试点,并将相关经验积极向全国推广。截至2018年底,全国20多万家银行营业网点以不同形式开展了贯标工作,60%以上的营业网点实现对标达标,超过1万家营业网点通过第三方认证。网点服务环境得到优化、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效率显著提高,员工服务客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提高,客户等候时间显著降低,抽样调查消费者满意度由2015年的约75%上升到2018年的约85%,其中认证网点抽样调查消费者满意度接近100%。在对标达标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人民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制定实施更高水平的企业标准,如建设银行着力建设“劳动者港湾”,在全行14000多个营业网点配备休息桌椅、手机充电器、雨具、急救箱、微波炉等各类服务设施,面向各类户外劳动者提供服务,有条件的还开放卫生间和母婴室,将银行营业网点服务标准提高到了新的更高水平。

金融标准提升货币金银服务和风险防控水平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国家的名片,人民币的反假和外观整洁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往由于相关标准缺失、机具厂家低质低价竞争,市场上流通的纸币、硬币整洁度不高,机具对假币鉴别能力有限,不仅有损国家形象,而且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造成财产损失。

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人民银行加快制定和实施货币金银标准,在2017年、2018年先后发布了《不宜流通人民币 纸币》《不宜流通人民币 硬币》《人民币现金机具鉴别能力技术规范》等标准,提高了不宜流通人民币回收管理和现金机具管理的标准化程度,提升了假币鉴别能力。

在标准的支持下,不宜流通人民币回笼力度加强,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随之提升,假币阻截能力提高,货币流通环境得以有效净化,不仅帮助老百姓“用干净钱、用放心钱”,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而且有效降低了有关企业成本,支持了我国现金机具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如某地级城市公交公司依据标准自动化清分不宜流通的人民币硬币,并集中到人民银行兑换,改变了过去自行承担损失的状况,2018年清分总量约4960万元。有的现金机具生产企业依据标准加快现金机具研发,2018年点钞机、清分机的订单比2017年同期增长80%100%;有的现金机具生产企业以标准促发展,加大自主创新研发力度,清分设备获得欧洲市场认可,“中国好产品”走向了世界。

金融标准提升金融科技发展和风险防控水平

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突飞猛进,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催生出移动支付、智能投顾等金融科技新业态,给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金融科技标准供给的持续加强,保障了移动支付的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智能化的金融消费体验和更便捷高效的“指尖银行”服务。

2012年至今,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围绕移动支付制定发布了约50项金融标准,涵盖标识编码、安全规范、接口要求等各个环节,同时采用“金融标准+检测认证”方式,规范事前准入和事中监管并做到风险可控,支持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不断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服务。2017年,人民银行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组织建设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网联),连接支付机构和银行,集中处理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从而实现网络支付资金清算的集中化、规范化、透明化,既节约了支付机构与银行的重复建设成本,也降低了支付标准不统一带来的后期维护成本。特别是中小支付机构依托网联开展资金清算,不需要再逐一对接各家银行,从而降低了全行业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增加了消费者福利。

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制定发布了《移动终端支付可信环境技术规范》《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规范》《移动金融基于声纹识别的安全应用技术规范》等多项金融科技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在金融科技应用与发展方面的规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金融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满足互联网时代高并发、大流量、多频次的金融交易需求,给人民群众提供兼顾安全和便捷的金融服务。目前,人民银行正积极研究制定大数据、区块链、开放银行等标准规范,进一步引导金融科技健康有序发展。

金融标准提升金融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金融安全是金融发展的基础,不仅事关金融稳定,更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金融业务高度依赖信息技术,金融网络安全标准是确保金融信息安全、降低运行风险的有效工具。

2012年至今,人民银行先后发布实施《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金融业信息系统机房动力系统规范》等标准,为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提供标准支撑。

金融网络安全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金融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促进金融服务数字化发展,而且给安全设备和安全服务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比如,《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很好地支持了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目前工商银行2018年网上银行用户数已达3亿,并发放3亿多个符合标准的密码器安全介质(USBKey),配备的账户安全锁和反欺诈系统自2015年投产使用以来已累计拦截可疑交易11.5万笔,挽回客户资金损失3.21亿元,有效保障了客户的资金安全。金融领域USBKey的需求量占到总需求量的80%,推动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USBKey市场和生产地。同时,网上银行客户端程序安全需求催生了一批具备广泛知名度的移动安全企业,这些企业的成长进步也支持了金融标准的有效落地。

尽管金融标准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当前金融标准缺失、部分金融标准老旧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不能满足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金融标准化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进一步增强金融标准化工作的使命感,加大金融标准尤其是产品服务标准供给,强化金融标准实施,充分发挥金融标准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助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加快推动保障人民财产安全的强制性金融国家标准建设。二是加快制定普惠金融标准,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三是加快制定金融风险防控标准,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四是加快制定绿色金融标准,助力金融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快制定金融科技标准,引导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六是进一步推进“为民利企”标准的实施,发挥标准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助力提升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能力。

【 关闭窗口 】 【 打印】 【 收藏此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