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者教育>防非宣传专栏

金融消费者如何护好“钱袋子”?

    稳赚不赔、保本保息、专家内幕……这些听起来极具诱惑力的金融产品往往是犯罪分子为实施诈骗抛出的“诱饵”。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防范金融投资诈骗典型案例,旨在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识别防范能力。金融消费者该怎样擦亮眼睛,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Q金融投资骗局为何屡屡得逞?

  A:金融投资骗局虽然花样不断翻新,但套路基本相同,本质都是将传统诈骗犯罪包装在各种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平台之下,并借助社交软件、网络平台等网络媒介的放大效应,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金融诈骗。其之所以总是屡屡得逞,关键在于犯罪分子抓住了投资者获利心切的心理特点。

  一方面,通过编造“高大上”的投资名目,利用复杂的交易结构和金融工具,让投资者难以理解和评估风险;另一方面,刻意编造周边人员普遍获利的假象,烘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氛围,催促投资者匆忙决策,不给其充分考虑的时间。加上部分投资者金融知识欠缺、投资风险意识淡薄,在高回报的持续诱惑下,一步步落入了犯罪分子的圈套。

  Q面对不断翻新的金融“陷阱”,该如何进一步防范?

  A:要防范不断翻新的金融“陷阱”,需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发挥联动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揭穿金融诈骗的面具,加强金融知识宣教,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素养,筑牢预防性保护“防线”。银行、保险、电信、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作为金融投资的重要参与者,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制定和完善金融诈骗应急预案,通过智能化风控、全流程资管等手段,为金融投资者营造更安全的交易环境。监管部门也要强化对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加大以案释法力度,震慑犯罪分子,让金融消费者的“钱袋子”得到更好保护。

  Q投资者要怎样保护自身合法利益?

  A:为防范金融投资诈骗,投资者首先应充分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特别是要持续关注投资门槛、风险等级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对投资项目的合规性评估,从源头上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加强金融知识学习,投资前要充分调查核实投资方的背景、资质、信誉等,不盲目相信他人的营销推介,确保项目真实可靠。

  最重要的是,投资者要坚持理性投资,警惕过高收益承诺背后很可能存在无法赎回或价值暴跌等潜在风险。只有不被“高收益”所惑,才能让诈骗犯罪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 关闭窗口 】 【 打印】 【 收藏此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