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对豆类影响几何?
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全球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多个国家加征更高税率。为应对美国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4月10日12时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国际贸易割裂成本上移是市场两大交易主逻辑。”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侯雪玲表示,原油再次重挫,CBOT大豆、豆粕和豆油大跌,马来西亚棕榈油期价跟跌。美国、巴西、阿根廷等豆类升贴水上涨,FOB报价跌幅远小于盘面。
此次反制措施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此前,我国已对美国大豆加征10%关税,此次反制措施落地后,进口美国大豆成本将大幅抬高。
“调整关税后,中国对进口美国大豆将征收高达47%的关税,其中包括原基础关税3%,3月4日加征的10%关税以及本次加征的34%关税。”中州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吴晓杰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对比目前中国对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仍施行3%进口关税,美国大豆47%的进口关税高高在上,再加上企业避险情绪,已经基本切断美国大豆进口通道。
浙商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王璐介绍,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进口大豆来源国,2024年进口占比约21%,而我国是美国大豆第一大出口目的地,2024年占美豆出口的50%以上。此次我国对美加征关税,大幅削弱了美豆对中国出口的前景,有利于巴西大豆后续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对美豆而言,出口预期疲软直接利空CBOT大豆期价,并打击即将到来的新季作物种植意愿。从绝对价格来看,当前CBOT大豆价格已显著跌破种植成本,进一步下行的阻力较大。
“基于目前关税冲击,美豆种植面积或存在进一步下滑预期,叠加未来天气因素扰动,CBOT大豆底部价格支撑将逐步显现。此外,根据往年中美贸易摩擦历程,未来关税政策的协商及反复对盘面的扰动仍将持续。”王璐说。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两国互相加征关税后,CBOT大豆价格和巴西大豆出口贴水价格都有所反应。吴晓杰表示,综合CBOT大豆价格和巴西大豆出口贴水价格,国内进口大豆成本提升60~70元/吨,即4月7日开盘国内豆粕2509合约估值或较节前抬升60~70元/吨,至3100元/吨附近。在国内进口大豆供应担忧情绪影响下,预计盘面或有所溢价,4月7日开盘国内豆粕2509合约有可能冲击3100~3150元/吨区间。
“建议投资者不要追高。一方面,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发展不利,衰退预期增强,大豆产业链难以独善其身;另一方面,国内给出情绪溢价后将推高大豆压榨利润,给出压榨厂较大套保空间,将压制盘面。”吴晓杰提示。
国内方面,侯雪玲分析,从船期推算,4月大豆供应从紧向平衡转变,6—7月大豆库存压力最大。CBOT大豆盘面跌幅超过了升贴水涨幅,因此,虽然美豆被加征34%的关税,但大豆进口成本较节前下降。贸易摩擦升级令未结价的大豆进口成本存在不确定性,主要影响6月以后的大豆,对2505合约冲击有限。饲料企业库存低,存在补库需求,但缺乏追高的意愿。节后豆粕价格缺乏大涨基础,预计冲高回落。
“国内一季度大豆供应偏紧格局已兑现,二季度大豆进口到港将持续回升。机构数据显示,4—6月累计到港3037万吨,豆粕供应将逐步转向宽松,对现货基差仍存在压制。”王璐表示,截至4月1日,国内4月船期采购已全部完成,5月船期采购完成近70%,其中近九成为巴西大豆,美豆占比极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中国对巴西大豆的采购需求或增加,巴西大豆议价能力上升,预计巴西大豆升贴水以偏强为主。
“国内豆粕现货方面,由于前期中下游市场情绪悲观,从2月下旬开始处于持续去库状态,不少贸易商都裸卖空。在本周一开盘价格大概率大涨的预期下,上周末不少贸易商主动回补空头,叠加终端刚需补库,现货价格或出现更大涨幅。”吴晓杰称,截至4月6日中午,国内主要区域豆粕现货价格普遍较节前上涨130~200元/吨,追涨情绪较浓。不过,国内4月下旬以后进口南美大豆集中到港,近月供应充足,不要盲目追涨,需关注四季度国内供应情况。
王璐认为,从进口成本来看,CBOT大豆整体承压,但下方空间或有限,叠加巴西大豆升贴水预期抬升,将对远月进口大豆及豆粕价格提供较强支撑。未来仍需关注中美乃至欧美等贸易政策变化,以及大豆到港和二季度大豆库存修复情况。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