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高低切换,A股市场投资者该何时“上车”?
近期,A股市场震荡加剧。上周四涨势强劲的算力板块出现大幅回调,拖累指数下跌,不过,上周五上证指数便成功修复回到3800点。昨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早盘走跌后午盘翻红,盘面热点快速轮动,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飘红,机器人概念、固态电池、医疗器械等板块涨幅居前。
海通期货股指分析师许青辰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A股5月之后上涨的核心推动在于增量流动性环境的持续改善。从微观流动性的结构看,虽然8月中下旬净流入规模呈现出逐渐加速的状态,但是结构上依赖融资盘的加速流入,而融资盘具有比较明显的趋势交易特点即“追涨杀跌”。同时,指数在8月下旬超涨,技术层面存在调整压力。另外,9月初到10月会有一个月左右的政策空窗期。
“近期A股市场下跌后又快速修复,表现出极强的韧性。我们认为当前只是阶段性调整,并不代表‘牛市’就此结束。”东证期货宏观策略高级分析师王培丞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市场并未缩量,日均成交额依然在2.5万亿元以上,投资者参与热情依然偏高。二是行情虽然调整但呈结构性特点,前期超涨的板块或行业调整的同时又有新的题材或板块上涨,表明资金做多意愿仍强。三是美国9月降息概率较大,流动性宽松在短期内利好全球风险资产。因此在资金暂未退坡的情况下,短期难言牛市结束,中期走势或将逐渐向基本面靠拢。
“俗话说‘千金难买牛回头’,此前我们多次强调本轮‘牛市’的本质是居民增配A股。而本轮‘牛市’居民层面资金流入A股的规模,目前只有2019年到2021年那轮上涨行情的一半左右,中期看居民入市的潜力还很大。”许青辰说。
在“两融”流入有所放缓的同时,资金有从前期领涨的行业流向低估值板块的趋势。这种高低位板块间的切换,是否有利于指数的持续上行?
“‘牛市’调整期间,资金从超涨的标的转移到相对滞涨的标的是较为常见的板块轮动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调整已经结束。”谈及投资者关心的“上车”时机,许青辰认为需关注三点:首先,指数技术层面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修复。其次,市场的交易情绪从持续亢奋的状态回归相对均衡的状态。最后,市场的交易拥挤度从显著拥挤的状态回到相对均衡的状态。他提醒,近两周在融资盘主导流动性的背景下,一旦发生调整,其幅度可能相对较大,调整或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展开,即短期跌速可能较快,但下跌时间不会太久,“‘牛市’中的调整也无需恐慌,耐心等待市场调整充分”。
“目前资金高低切换只是初步特征,市场后续有待持续观察。一方面,从当前市场的估值水平看,低估值的行业和板块不多,资金有寻找低位品种拉涨的动机,通过多番拉涨形成全面上涨。另一方面,这种快速轮动加大了投资难度,普通投资者未必能够快速跟上节奏,有可能陷入‘反复被打’的困境。”王培丞建议,普通投资者可以增加持仓周期,或者通过指数化的基金ETF等来跟踪市场,而非频繁切换个股。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