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最鲜资讯

套保额度再增1亿元,从行业龙头看企业风险管理升级

近日,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锌业股份)发布公告,审议通过《关于增加2025年套期保值业务额度的议案》,拟将公司及子公司2025年套期保值业务保证金上限从不超过6亿元提升至不超过7亿元。

这一动向不仅反映了企业对未来市场价格波动的深切关注,也折射出国内实体企业,尤其是有色金属行业,在风险管理领域正向更精细化、多元化的方向深化发展。

额度上调:应对市场波动的主动之举

根据公告,锌业股份此次提升2025年套保额度,主要目的在于规避其主营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务所面临的原材料及产品库存的价格波动风险,以保障经营业绩稳定,交易品种涵盖锌、铜、铅、黄金、白银及焦炭、焦煤、动力煤等。

锌业股份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称,上半年锌、铜市场价格剧烈震荡,公司冶炼环节效益承压尤为突出。尽管如此,公司通过包括套期保值在内的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最终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99.07%。这表明,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平滑利润波动、支撑企业稳健经营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弘业期货有色金属研究员张天骜表示,锌业股份增加套保额度是一种合理的经营行为。他分析称,从锌业股份财报可见,近期市场价格波动增大,尤其是铜价一度创出历史新高,企业基于业务规模扩张和对市场波动的预判,增加套保额度顺理成章。

对未来市场,张天骜认为,1~2年内有色金属价格预计将延续高波动性。宏观层面,国际贸易局势、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交织;产业层面,铜价受AI硬件需求能否有效消化库存的考验,而锌价则面临2025年全球精炼锌将小幅过剩、2026年将大幅过剩的基本面压力。

行业全景:套保深化成上市公司“必修课”

锌业股份提升套保额度并非孤例,而是当前上市公司,尤其是有色金属行业,加强风险管理的缩影。

张天骜表示,据其观察,2025年以来,随着市场波动幅度的增加,多家实体行业上市公司发布了套期保值公告。他举例称,电池龙头企业之一亿纬锂能将商品套保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从3.5亿元大幅提升至10亿元;新能源企业晶科能源将套保保证金从不超过6.6亿元增加至不超过15亿元。这些案例共同印证了在市场波动加剧的环境下,利用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已成为众多企业的“标配”动作。

避险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少有1583家A股实体行业上市公司发布了套期保值公告,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1503家,创历史新高。张天骜补充道:“其中,有色金属行业应当属于参与套期保值较早、参与较为深入、模式较为成熟的一类行业。”在此背景下,锌业股份作为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套保额度的调整和风险管理策略的演进,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升级趋势:工具多元化与范围扩展

从锌业股份的公告中,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策略正在升级的明显信号。在其《关于2026年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中,明确提到了外汇套保以及场内、外交易场所。这意味着公司的风险管理范畴,将从传统的商品价格风险,扩展至汇率风险;工具选择上,也从单一的场内期货,准备向包含场外衍生品在内的多元化工具探索。

这些转变背后,是企业对风险综合化管理的内在需求。张天骜表示,近年来,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确实出现了工具多元化现象,部分有色金属企业已开始运用“期货+期权”等组合策略。锌业股份在半年报中提及,通过“现货锁汇+期货套保”双轨机制应对汇率波动风险,显示出其风险管控体系日趋完善。同样,紫金矿业在2025年半年报中也表示,报告期内,为降低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防范利率和汇率风险,利用金融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对生产经营业务相关的产品及原材料、外汇风险敞口择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提升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张天骜进一步表示,企业涉足期权等更复杂的衍生工具,目前面临套期会计适用性及财务处理等方面的挑战,未来仍有拓展空间。

在张天骜看来,锌业股份上调套保额度至7亿元,是企业面对不确定性增强的市场环境,主动管理风险、追求稳健经营的理性选择。“从额度变化曲线到风险管理范围的拓展,再到工具应用的多元化探索,都清晰地描绘出实体企业驾驭市场风浪的能力正在不断提升。随着更多上市公司深化对衍生工具的理解和运用,实体经济的抗风险韧性与高质量发展根基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张天骜说。

来源:期货日报

【 关闭窗口 】 【 打印】 【 收藏此页 】